以下文章引用自知名作家吳若權先生之權心權意部落格

http://blog.xuite.net/eric128/ericwu/16020567

上完「改變的力量」課程之後,
前期學長十分積極鼓勵學員每週固定參加「分享會」,
藉由這個聚會,互相分享及勉勵,幫助自我不退轉。

其實,以我目前忙碌的狀況,
要撥出時間來,是幾乎完全不可能的事。
但是,我還是秉持著新世代的KUSO座右銘:
「時間像乳溝,硬擠還是會有!」的精神,
強迫自己一定要去參加第一次的分享會。

因為,我知道我的學長很期待我能出現,
我實在不忍心讓他們失望。
而只要花3個小時,能讓2個人非常關心我的人開心
我又何樂而不為呢?

是的,出門前,我真的為了「報恩」而去;
但是,沒想到我在聚會中,和一位十年不見的老友重逢。
這十年來,我們各自經歷很多人生的變化,
而她遭遇的傷痛,應該是我的十倍以上。

近年來,我尋尋覓覓想找她、聯絡她,
想給她一些支持與鼓舞,卻是沒有聯絡上。
而我竟然在「分享會」上,與她重逢。

想來,人生的因緣,何其巧妙。
我們常以為自己在為別人付出,其實收穫最多的都是自己。

除此之外,我也留意到這次「分享會」中,
幾個身為人父的學員,因為在課程中得到啟發,
回家後改變很大,家人都很意外,
甚至不敢相信原本驕傲的老爸為何變得謙卑有禮,
而開玩笑地說:「你該不會是去參加邪教?」

也有人擔心若繼續參加這些課程,
萬一將來圓桌的發展不同於現在,該怎麼辦?

家鐘學長引用江老師的話,親切地反問:
「如果有一天圓桌不在了,你是否還願意把愛傳出去?」
這個問題已經回答了一切。

而上述兩個擔心:
「你該不會是去參加邪教?」
「如果有一天圓桌不在了,你是否還願意把愛傳出去?」
其實都有同樣的答案。

我想「改變的課程」提供的思考與行為改變,
本身並不是以宗教的儀式宣導感化,
但是它鼓勵人們回到自己的內心觀察反省,
然後將愛傳出去的宗旨與功能,
這部份的確和宗教所倡導的很相像。

不過,圓桌「世界大同」的博愛理想,
卻又超越了某些宗教的限制。

就像我在撰寫《甘露與淨瓶的對話》這本書時,
向聖嚴法師請益中所體會,
我們所信奉的道理,是「依法」不是「依人」,
如果你只是「依人」而不是「依法」,就比較危險。

任何人、任何組織都可能有「形式上改變」的時候,
只有愛和真理,以及世間的美德 (諸如:誠懇、謙虛、付出......)是不變的。

每種宗教的教義和形式都不同,
但是不同信仰的目的,都是要幫助人找到通往自己心中靈性的道路。

圓桌的課程,是在幫助人們用比較快速的方式,
開啟心中的那扇門,但仍要我們自己親自去鋪路、去走過,才能到達。

雖然改變的力量很神奇,但千萬的不要神化、妖魔化這個課程,
也不要神化、妖魔化自己。

我們都是平凡人,在平凡的世間為打造美好的人生而努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hiljch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